首页   总领事馆介绍   领区概况   领事业务   教育文化   经贸往来   中国概况   联系我们 
  首页 > 双边往来
《易》:一部纪录中学西播功臣卫礼贤的新电影在德国上映

2011-11-20
       1995年9月,身为导演和编剧的贝蒂娜(Bettina Wilhelm)来到青岛,追寻她祖父的足迹,筹划拍摄一部关于她祖父卫礼贤(Richard Wilhelm,1873—1931)的电影,名为《易--卫礼贤与易经》。这些年以来,贝蒂娜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,筛选材料,创作剧本,寻找赞助商。这部电影纪录片从2008年秋天开拍,长达87分钟。2011年11月17日,在卫礼贤逝世整整80年之际,这部影片终于在德国影院上映,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关注。 
 
       纵观贝蒂娜之前的作品,人们难免诧异,她的创作题材突然向中国和她的家庭史转变。“当然”,她说,“祖父写的书都摆在家里的书架上。但我以前一直以为,这些和我的人生毫无关系”。贝蒂娜生于上海,出生几个月后,他们一家就回到了德国。她在科隆读小学和中学,又在巴塞尔和伦敦完成了大学学业。毕业之后,她一直从事欧洲题材的戏剧和电影,凭借自己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和故事片,渐渐为人们所熟识。主要作品有:介绍格奥尔格特 • 德(Georgette Dee)的纪录片《我的一切》(All of me)(1990年),以及故事片《尤丽的幽灵》(Julies Geist)(2001年)。后来,她又将目光转向中国。对于贝蒂娜而言,这部电影是寻根和探究家族历史之旅。她表示,并没有任何具体事件激发了她拍摄这部电影的念头,思考这个宏大又具有个人意义的主题,只是一个时间问题。 

 
 
 
 

  
  
 
 
 
 
  
     卫礼贤——德中文化交流使者
      这部电影的主题,围绕卫礼贤以及促使他潜心研究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原因。1899年,卫礼贤以相对自由的同善会传教士的身份,第一次来到当时的德国租借地青岛,在那里学习中文,从事教师和翻译工作。 
      卫礼贤的著作在学界引发了一些争议,因为这些作品的产生,并非出于纯粹的学术性研究,反之,卫礼贤更多关注的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相互理解,一种跨越传统樊篱的文化传播方式。贝蒂娜继承了祖父的这一视角。她并非汉学家,因此她和公众一样,并无先入为主之见,只是对卫礼贤其人及其著作,充满兴趣。 

      中心话题:《易经》
      卫礼贤对后世的影响,主要在于他对中国古典哲学的译介。1924年,卫礼贤出版德译本《易经》。贝蒂娜将之作为电影的中心主题推出。这本书曾激发了很多西方读者的灵感。即便在今天,无数人依然能在《易经》中寻得“生之哲理”。贝蒂娜曾与多位德国和美国的《易经》研究者交谈过,她希望通过影片在古代和今日中国之间搭起一座桥梁。 
      贝蒂娜寻访过理查德 • 史密斯(Richard Smith),他是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莱斯大学(Rice University in Houston)的《易经》研究者和评论者,研究了《易经》的发展和它的“全球化过程”,主要考察的问题有:《易经》是如何成为一部经典的?它和其他文化的宗教教规,例如圣经、摩西五经或印度教吠陀经,存在哪些可比性?美国康乃狄克州纽海文市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杰克 • M•巴尔金(Jack M. Balkin),则采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角度研究《易经》,他所关注的是虚构世界及其运作法则,以及它们对人类存在的影响。2003年,巴尔金出版了《法的变迁》一书,从一种新视角阐释了我们生存世界中的法则,倡导人们以一种和谐的方式来面对这些法则。德国特里尔大学的亨里克 • 耶格尔博士(Henrik Jäger),则借助《易经》为人们提供生活中的咨询。在电影中,导演在他的帮助下用《易经》占卜,将会使电影获得一种个人和实践层面的意义,缺乏汉学知识的观众也会更容易看懂这部作品。 
      电影将原声录音和贝蒂娜评介祖父的旁白糅合。通过插入历史录音资料,祖孙两代似乎在一问一答。电影将追随卫礼贤在中国的足迹,最重要的拍摄地是青岛。为此,贝蒂娜特地请来了瑞士摄影师彼得•尹德冈特(Peter Indergand),2007年,他的上一部电影《大佛》(导演:克里斯蒂安 • 弗莱,Christian Frei)在四川电视节获得金熊猫奖。 
      虽然已有构思和完整的剧本,但导演贝蒂娜的脑海中依然缺乏电影的清晰轮廓。她希望为即兴发挥、为意想不到的画面留出空间。当她谈起自己的电影时,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期待与激动,以及她对新发现的痴迷。贝蒂娜说,这部电影将糅合纪录片和散文式电影的风格,因此很难对其进行定义。“然而,有些电影是不能不拍的,这就是其中一部。”
(来源:中德文化网)
推荐给朋友
  打印本稿